作者:玄真宗師正玄山人-邱豐森 大乘心燈

佛寶三皈依

  • 皈依佛寶─大乘─本尊佛─法界─上乘天
  • 皈依法寶─中乘─化身佛─色界─中乘天
  • 皈依僧寶─小乘─分身佛─欲界─下乘天

道寶三皈依

  • 皈依道寶─大乘─天寶君─無極界─玉清天
  • 皈依經寶─中乘─靈寶君─皇極界─上清天
  • 皈依師寶─小乘─神寶君─太極界─太清天

仙佛合宗六皈依

  • 皈依仙佛─發慈悲心,參天悟地─弘法救世
  • 皈依經法─善智常開,提昇靈性─普渡眾生
  • 皈依師僧─發大菩提,律己修身─明心見性

註.皈依大乘法門就是皈依大乘系列之先教,因其有高瞻遠矚之中心思維,靈修才能永猛精進,若皈依小乘宗教,則基因進化工程緩慢,難有成就。

臺灣人的心靈信仰屬於多神教,儘管現在宗教開放,有許多的外來宗教,或自立門戶的新興教派,其教義都離不開仙、佛二宗,因此仙道和佛法,是與天地同存,與宇宙同生滅的大乘宗教法門。

佛宗的教義和仙宗的教義雖然有所差別,但最終目的是相同。仙、佛二宗各有其優缺點,因此玄真積數十年修行加以實際印證,證實佛法和仙道必須融會貫通才能真正圓滿。

修佛皈依三寶,修道皈依三清,若能同時皈依三清和三寶,由其中攝取皈依的精華,去蕪存菁,陰陽融合,如此確實修行,即能證得仙佛同宗偉大成就之無上道。

皈依佛法之優點與缺點

佛法之三皈依,為佛法僧三寶之皈依。皈依佛寶是屬大乘,法寶則中乘,僧寶是屬小乘;而此三者,大乘離不開中乘,中乘離不開小乘,故其實無大小之別,唯進階之相輔相成,有大中小不同之層次而已。

皈依佛即與本尊佛印心,秉承大乘法由法界之中證悟上乘天的佛國淨土;皈依法即秉承化身佛的心法,在色界中修持歷練,了解其間之幻化虛無,從而證悟中乘天的琉璃佛國;僧寶之皈依,要在與分身佛印心,從欲界之中了悟人生的因緣果業和酸甜苦辣,而證下乘天的涅槃佛國。故佛法三皈依,即借助於本尊佛、化身佛和分身佛不同之法門,分別由法界中證悟戒定慧,色界中了悟貪嗔癡,欲界之中瞭解身口意,藉此三寶證悟佛法涅槃淨境。

皈依佛法,基本可分為積善、經典、禪修三派,占驗、符錄、丹鼎諸法則屬仙道修行範圍。

修佛者因無法經由占驗了解自身的因緣果業與人生命運的吉凶休咎,以及命盤格局運勢中,吉凶星辰相互衝激振盪而生的心性善惡,自然無法藉仙家的占驗、符錄和金丹妙法輔助修行的盲點。

皈依道法之優點與缺點

道家皈依三清,為道經師的三皈依,與佛法之三皈依,實乃陰陽一體之兩面,而無所差別,其有分者,實愚癡眾生之慧根不開也。

道法之三皈依亦有大乘,中乘和小乘之分。皈依道寶即屬大乘,即皈依天寶君,了解無極界的神秘宇宙,進而證悟玉清天,得仙宗大道。皈依經寶即中乘,與靈寶君印心,從而啟發自身靈性,在皇極天的心靈世界,進而證上清天的仙道世界。皈依師為小乘,要皈依神寶君,了解神明與神靈的威靈顯赫,由神靈界中瞭解太極界的靈電磁場,進而證悟太清天的仙道系統。

道法之三皈依是以丹鼎派的金丹大道為下手工夫,先修煉金丹,即先修煉靈修靜坐,從中悟道後而後修煉占驗派,得悟正果之後,再著手於符錄派之修煉,藉其法門普渡眾生。

修道者往往執著於占驗與符錄之境界,疏於積善和經典之修持;故無論佛之皈依抑或道之皈依,都只是單行道的修持,勢必落入我執或執我之弊害,無法達到圓融。因此玄真主張佛與道應該相容而不分家,並主張修行必須同時皈依仙佛,走雙向道,才能陰陽相通,仙佛相融,達到四通八達神聖境界。

仙佛合宗(仙教)六皈依優點

一.皈依仙佛

皈依大乘佛法中的本尊佛,去領悟法界;皈依仙道的天寶君,去領悟無極界的金仙大道,共證上乘天和玉清天的神蹟。我們皈依仙佛參天悟地,發慈悲心來弘法救世,藉佛法的戒定慧,道法的未卜先知來普渡眾生,以弘法濟世。

二.皈依經法

即皈依靈寶君、化身佛,去領悟色界與皇極界,從中乘佛

與皇極天陰陽相互交感的磁場去了解天命,再由其中證悟九大天命關,藉六度精進,九度成仙九度成佛的修持,在佛家與道家的經典中擷取精華,互相融合衍化成真言密咒,除吸收佛家顯教密教的經典和密法,並吸取道法精華的真言口訣,與道家長生不老金丹大道的修持,證悟占驗與符錄的神聖意境,我們才能常開善智,調和EQ與IQ,提昇靈性,產生普渡眾生的磁場。

三.皈依師與僧

即要領悟佛法的小乘─分身佛,欲界的靈動力;也要體悟道法的小乘─神寶君,太極界的靈動力;藉其中的尊師重道,明師真傳為下手,藉佛法的大慈大悲互相共勉。

吾人如能了解佛與道的皈依,在師父的授業解惑和精進中成長,領悟人與人間的相處之道,在慈悲心與善智常開的原則之下,明心見性而達到律己修身的境界。

皈依仙佛六寶之中,最重要者即皈依師皈依僧,要先皈依師僧之後,再皈依經和法,再次才是仙與佛,其間並無是非曲直,只有修行的層次與境界之別,所以拜錯師,入錯門,修錯法是修行大忌。

仙佛合宗六皈依,仙佛一體經法圓融,師僧來電,藉佛的慈悲為懷,為人處世不斷積善累功,修身心口意,戒定慧常存,遠離紅塵的干擾,亦藉佛法的經懺為修行的法門,更深入仙道的占驗、符錄和丹鼎的修持功德與法證,提昇自我,進而將修成之正果普惠眾生,以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,及弘法佈道救渡眾生的真正目的。

凡學佛道修行我輩,一定要放寬心胸,容納仙佛同宗的理念,並從其種種修行法門境界去蕪存菁,才能真正證悟,否則不免有「人生猶如採花蜂,南來北往嗡嗡嗡,一旦無常來訪造,兩腳一伸盡是空」的感慨。

相關文章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