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承襲中華民族文化,源自黃帝以道立國;漢唐時期,佛教進入中國,漸漸地與道教並立,隨著時間的流轉,佛教有愈來愈興盛的現象。
佛教與道教,佛家與道家,各有其宗教文化。大多數都各立門戶,自說自話。佛教源自佛祖,先天佛祖化出三寶,再化出眾菩薩。在一般供佛裡比較單純。中國雖然以道立國,但是從事道家修持者都隱遁山林清修不問世事,以致無法真正形成道家的宗教文化,直至張天師才真正形成一股道教的力量,但張天師道教文化與古老道家精神與理念,在初期有其相似之處;時至今日,道教文化在歷經戰亂與政治變化,在臺灣產生斷層,形成多神教文化,而在中國大陸更是已經變質成政治性的宗教。
多神教道教宗教文化,分佈在臺灣各地,從道祖到三清道祖,乃至媽祖、關聖帝君、觀世音菩薩、王爺、城隍老爺、土地公、萬應公……等等,令人無所適從。
臺灣民間一般在家供奉之神明,以觀世音菩薩為主,關聖帝君為副,土地公為輔;或是以媽祖為主,觀世音菩薩為副,土地公為輔,或是以王爺或三太子為輔比較多。真正單一供奉佛祖或三寶佛者,非常少;有許多人認為自己是在拜佛,事實上絕大多數都是仙佛一齊供奉。真正修佛者是完全吃清齋,而出家眾所供的佛,清一色是道地的佛菩薩;不似一般居家眾所供的佛,大多數是仙佛一齊。
由於對宗教未曾深入瞭解,一般居家眾自以為是佛教徒,主持佛教者也樂見信徒進入佛教領域而不加以分別,這是有違宗教倫理。
從陰陽來劃分仙道與佛教,應該可以分得很清楚,但在先天,陰陽是合一而生化為無上大道。仙道與佛家是陰陽一體兩面,不應分佛分道,各有其優點,因此要深刻瞭解所信奉神祇,才能與仙佛有所感應。
仙佛原本相融,其不相融是宗教上人為自私因素,從道教或佛教來各立門戶,互相排斥,這是宗教家不應該有的精神思想,缺乏大愛和對仙佛的尊敬。
仙佛原本一家親,玄真成立中國大乘仙佛宗教會,同時鄭重呼籲宗教徒,一定要擺脫佛和道分家的心理,運用善知識和慧根,將仙佛融合在一起,從佛家、佛教、道家、道教的各種優點中,採收其精華,在仙佛一體加持情況下,打開靈性,拓展思維空間,如此供奉仙佛才能感應。
希望除了佛教的出家眾外,如果有人問你信仰何種宗教?應該回答:我是信仰仙佛的;如此才是真正尊敬仙佛,也才是正本清源的宗教信仰。這是玄真悟道推展仙佛同宗的最重要的道理。